一、元数据和数据标准区别?
1.元数据
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所以在数据资产管理平台上建设就可以了(元模型管理、元数据采集、元数据查询、元数据管理(血缘分析、一致性核验等)),不涉及源系统表改造。
元数据分两大功能:描述数据静态信息和描述数据动态信息
静态信息:业务元数据、技术元数据、管理元数据,也就是元模型管理的东西、元数据需要记录的信息。业务元数据记录的是数据中英文名称,来自哪个业务领域等信息;技术元数据记录的是数据的数据类型、是否为空、是否唯一等信息;管理元数据记录的是对字段的操作和访问记录。
动态信息:数据从哪来、到哪去,如何去的(加工逻辑)。
2.数据标准
数据标准解决的问题是统一数据语言:统一命名规范,统一对数据的理解,完成数据的定义和规范。
数据标准分为数据标准制定、标准维护。其中,
标准制定:数据标准一般是从数据最小颗粒度开始定义和规范,先有词根,词根组成字段,然后有编码规则,制定好标准(规定中英文名称、数据类型、文本长度、是否为空、是否唯一等)。
标准维护:事后检查,事前预防。事后检查:将标准下发至目标数据模型中进行贯标评估,将不符合标准的进行修改;事前预防:建模时,引用定义好的数据标准。
3.两者区别
元数据和数据标准的区别在于:元数据是记录/描述数据的数据,数据标准是规范/定义数据的数据。即使数据是错的,元数据不管,只负责记录,而数据标准就是定义数据对与错。
从 从0-1新建数据模型 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是先制定数据标准,在制定元数据采集。
从数据治理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是先制定元数据采集,在制定数据标准。因为元数据记录了数据操作记录,是一个留痕的动作,再者,元数据一般是自动采集,相对于数据标准制定,经历的时间会比较短。
二、gps标准数据?
GPS 协议标准 数据格式 GPS模块数据格式
GPRMC(建议使用最小GPS数据格式)
$GPRMC,<1>,<2>,<3>,<4>,<5>,<6>,<7>,<8>,<9>,<10>,<11><CR><LF>
1) 标准定位时间(UTC time)格式:时时分分秒秒.秒秒秒(hhmmss.sss)。
2) 定位状态,A = 数据可用,V = 数据不可用。
3) 纬度,格式:度度分分.分分分分(ddmm.mmmm)。 4) 纬度区分,北半球(N)或南半球(S)。
5) 经度,格式:度度分分.分分分分。
6) 经度区分,东(E)半球或西(W)半球。
7) 相对位移速度,0.0 至1851.8 knots 8) 相对位移方向,000.0 至359.9度。实际值。
9) 日期,格式:日日月月年年(ddmmyy)。
10) 磁极变量,000.0 至180.0。
11) 度数。
12) Checksum.(检查位)
GPGSV(所示卫星格式)
$GPGSV, <1>,<2>,<3>,<4>,<5>,<6>,<7>,?<4>,<5>,<6>,<7>,<8><CR><LF>
1) 天空中收到讯号的卫星总数。
2) 定位的卫星总数。
3) 天空中的卫星总数,00 至12。
三、数据安全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安全标准:
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适用于欧洲联盟成员国,涵盖了个人数据的保护和隐私权。
PCI DSS(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适用于处理信用卡交易的组织,确保支付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护。
HIPAA(美国健康保险可移植性和责任法案):适用于医疗保健行业,要求保护个人的医疗信息和隐私。
ISO/IEC 27001: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ISMS)标准,提供了一套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框架。
NIST SP 800-53: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制定的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保护框架。
FISMA(联邦信息安全管理法案):适用于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要求实施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SOC 2(服务组织控制):适用于服务提供商,评估其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四、数据标准的三大要素?
数据标准三要素是指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一般地讲,任何一种数据模型都是严格定义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必须能够精确地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因此数据模型通常都是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个要素组成。
五、数据分析的三大标准?
商品数据分析三个常用指标有:
1、客流量、客单价分析:
主要指本月平均每天人流量、客单价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这组数据在分析门店客流量、客单价时特别要注重门店开始促销活动期间及促销活动前的对比分析,促销活动的开展是否对于提高门店客流量、客单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售罄率:
指货品上市后特定时间段销售数量占进货数量的百分比。它是衡量货品销售状况的重要指标。在通常情况下,售罄率越高表示该类别货品销售情况越好,但它跟进货数量有着很大的关系。通过此数据可以针对货品销售的好坏进行及时的调整。
3、库销比:
指库存金额同销售牌价额之比例。简单的来说就是某一时间点的库存能够维持多长时间的销售。它是衡量库存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合理的标准在3-5 左右。在销售数据正常的情况下,存销比过高或过低都是库存情况不正常的体现。通过该组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门店库存是否出现异常,特别是否存在库存积压现象。
六、数据质量六大评价标准?
1、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的准确性是指数据与其描述的客观实体的特征是否一致,即数据采集值或者观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也叫做误差值,误差越大,准确度越低。
2、数据的一致性
一致性是指存储在不同的系统中的同一个数据,是否存在差异或相互矛盾。例如航班始发站,在不同系统中记录的应该是同一个站点。
3、数据的唯一性
唯一性用于度量哪些数据是重复数据或者数据的哪些属性是重复的。例如一个人只能有唯一的身份证号码。
4、数据的规范性
规范指的是一项数据存在它特定的格式,规范性用于约束数据按统一标准存储。例如IP地址必定是由 4个0到255间的数字加上”.”组成的;手机号码必定是13位的数字。
5、数据的及时性
数据的及时性是指数据从产生到可以查看的时间间隔,也叫数据的延时时长。就是数据能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保证。如果数据延时超出统计的要求,就可能导致分析得出的结论失去了意义。特别是业务覆盖多个市场、多个国家的大型企业,如果数据不能及时汇总,会影响到高层决策的及时程度。例如销售日报,用于要求每天统计T-1的销售数据,但是数据只能提供T-2,显然达不到用户的要求。
6、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的完整性是从数据采集到的程度来衡量的,是应采集和实际采集到数据之间的比例。指的是数据信息是否存在缺失的情况,数据缺失的情况可能是整个数据记载缺失,也可能是数据中某个字段信息的记载缺失。一个公司数据的完整性体现着这个公司对数据的重视程度。
七、10086大数据是什么数据?
10086大数据也就是“移动大数据”,是依附于“中国移动”海量的用户群体的大数据,包含中国移动的用户上网行为数据,用户的通话行为数据,用户的通信行为数据,用户的基本特征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分析,用户的地理位置,终端信息,兴趣偏好,生活行为轨迹等数据的存储与分析。
“移动大数据”不光可以实时精准数据抓取,还可以建立完整的用户画像,为精准的用户数据贴上行业标签。比如实时抓取的精准数据还筛选如:地域地区,性别,年龄段,终端信息,网站访问次数,400/固话通话时长等维度。如用户近期经常访问装修相关的网站进行访问浏览,或者使用下载装修相关的app,拨打和接听装修的相关400/固话进行咨询,就会被贴上装修行业精准标签,其他行业以此类推。
八、气象数据收费标准?
12121查天气预报要扣话费,也扣通话时间。不过,现在好像没有了吧
开放对象 :对中国电信后付费、预付费固定电话和小灵通客户开放,不对卡类客户开放。
资费标准 :功能使用费(2元/月)+通信费。
2006年1月1日起,固话和小灵通拨打“12121”听取天气预报的,当计费月收取2元的功能使用费(计费周期为每月1日零时至当月最后一日24时),通信费为:市区用户拨打按市话费3+1收取,县城用户按0.2元/分钟收取。
九、标准眉型数据?
眉型对应脸型!六大常见眉形
标准眉:百搭眉形 任何脸型都不会出错
欧式眉:适合圆脸 搭配欧美妆使用也可
一字眉:适合长脸 视觉上缩短脸型
细柳眉:大部分脸型都适合 尤其古装或者整体温婉长相
弯月眉:适合圆脸和方脸 这个眉形我也很喜欢画
小挑眉:适合菱形脸 瓜子脸
十、机房数据冗余标准?
第一级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机房:T1机房是没有冗余设施,可用性达到了99.67%,每年的停机市场不超过28.8h。
第二级冗余容量设施数据中心机房:T2机房是拥有冗余设施,提供了99.75%的可用性,年停机时间少于22h。
第三级可同时维护数据中心机房:T3机房具有多路可用,但是仅仅是一个路径处于运行状态,拥有冗余设施还支持同时维护,可提供99.98%的可用性,每年停机时间少于1.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