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而上学的成语?
形而上学,读音xíng ér shàng xué。
基本解释:
①哲学的一部门,为英语 Metaphysics的义译。
②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
详细解释:
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②形而上学是指对世界本质的研究,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
二、形而上学的分类?
本体论,理性心理学,理性宇宙论,理性神学
三、形而上学的特点?
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这个词是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的,严复翻译成玄学,还有的哲学家根据词意译成本体论。可见,从形而上学这几个字是无法弄懂这门古典哲学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就如我们不能从沙发这个翻译词,以沙、发这两个字去认识这件家具一样,沙子+头发怎么做家具呢?
在政治书上,把孤立片面静止地看待问题的方法,称为形而上学,大家就这么去理解吧。
虽然现在形而上学被否定,但其思考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起点。
在科研活动中,我们经常采用片面静止的方式进行研究。比如医学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绝不是头痛医脚,也不是用系统的方法全身瞎治,那是乱检查收费的根源。
在数学、物理建模时,也只是片面抽取最本质的因素建立模型进行研究。
在观察事物时,经常采用静止的方法认识事物。如果用运动的方式,那么必然导致不可知论。比如我们自己,每时每刻细胞都在新陈代谢,每一刻的心跳、血压都不一样,换句话说,每个时刻的你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此刻的你跟下一刻的你,不是同一个人。如果不用片面静止的观点,你连自己都无法认识。
毕竟形而上学是牛人亚里士多德写的,不可能是高中书上批判的那么傻的。形而上学的特点就是强调用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虽然它也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生活中,那些用经验来判断和看待事物的一些方法就属于形而上学,不联系实际,不考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发展前进的,从而会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导致一些决策的失误。
四、先看《形而上学导论》还是先看《形而上学》?
这两本书都不适合当入门教材。。。
你想入门还是专业性研讨?
专业性研讨的话,这两本书不冲突,讲的几乎是两码事
入门的话推荐彼得·凡·因瓦根的《形而上学》
五、形而上学的经典例子?
我知道下面3个经典例子。
1、印度神话认为世界是由一只大象托扶的,而大象底下是一只乌龟,印度人从来不会考虑乌龟底下是什么,而古希腊人却执着于此,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是形而上学的起源。
2、有一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当船停下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
3、以前一个寺庙门口的一只石狮子被洪水冲进了河里,过了很久很久,人们想把他打捞上来,于是有的人在掉石狮子的地方搜寻,有的人在河流的下游搜寻,结果都没有任何发现。这时候,寺庙的长老说:石狮子应该在河流的上游。人们开始不相信,结果搜寻以后果然在河流的上游发现了那只石狮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按照直觉、常规经验来办事情,不能用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问题。
4、自然诗人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照一定尺度生成,一定尺度燃烧,永不熄灭。形而上学研究的就是这团活火,这团火是什么,它如何使万物生成,燃烧。形而上学体现的是一种刨根问底的思维,其思维方式是“一定要有什么,凭借于此,万物才能存在。”
六、形而上学的道是什么?
大道
“形而上”的“道”,应该就是老子所论的“大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但不能否定其存在。
扩展资料
《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大意是:形而上的,称为道;道,指的法则或规律。形而下的,称为器;器指实物,有形有象,能看到能摸着。
“有生于无,无中生有”,“道”和“器”的关系,归根结底,还是“无”和“有”的关系。“有”的,就是形而下,“无”的,就是形而上。
以“天”为例。我们看得到的“天”,如白云飘荡的晴空万里和夜晚的璀璨星空,是形而下的“天”;而人们常在口头上表达的“苍天啊”、“老天爷啊,求你下场雨吧”,还有把皇帝称为“天子”,这些个虚拟化的“天”,就是形而上的。
“形而上”的“道”,应该就是老子所论的“大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但不能否定其存在。
七、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研究存在、实在和本体的一门哲学学科。它探索宇宙的本质、现实的本质以及思考我们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作为哲学的重要分支,形而上学一直在引领人们对于世界的深入思考。
形而上学的定义和起源
形而上学这个词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学科分类法。他将哲学分为物理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其中形而上学指的是那些超越了物质世界的研究领域。
形而上学关注的是超越感官可触及范围的现实,涉及到我们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意识、思想、价值和道德等。它追求对世界及其存在的本质研究,以寻找普遍适用的真理和智慧。
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
形而上学探索的核心问题是存在的本质以及真理的性质。它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 什么是存在? 形而上学关注存在的本质和实在的特点。它追问什么是真正的存在,以及存在与虚构之间的区别。
- 什么是实在? 形而上学探讨实在的本质和实在的实质。它研究有关客观世界的问题,包括事物的本质和属性。
- 什么是本体? 形而上学思考本体的本质和个体的实在性。它探讨我们作为个体存在的意义和特征。
形而上学的学派
形而上学有着多个学派和流派,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研究方法。
一个重要的形而上学学派是实在论。实在论认为存在和实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另一个学派是唯心论,它认为意识和精神是现实的基础。还有其他形而上学学派,如实证主义、存在主义和形式主义等。
形而上学的意义和影响
形而上学对于人类思维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首先,形而上学推动了人们对于世界本质和真实性的思考,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本质。通过对存在和实在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的存在。
其次,形而上学培养了人们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形而上学问题,我们学会思考并评估事物的实质和属性,培养了辩证思维的能力。
最后,形而上学的研究成果为其他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形而上学对科学、伦理学、认知科学和艺术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
结语
形而上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探索了存在的本质和真理的性质。它引领了人们对于世界的思考和理解,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和文化发展。了解形而上学对于我们理解自身和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八、什么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形而上学也用来指和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日本人(明治时期)井上哲次郎由"metaphysic"翻译而来。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
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 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 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九、形而上学阅读顺序?
回答如下:形而上学的阅读顺序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问题来确定。一般来说,建议先阅读一些对形而上学有基本认识和介绍的著作,如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柏拉图的《理想国》、黑格尔的《逻辑学》等。
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阅读相关的问题和讨论,如实在性、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
建议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和分析,同时注意对不同哲学家的观点和思考进行比较和评价。
十、形而上学的局限性?
1、机械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都理解为或归结为机械运动。
2、片面性。就是说,他们的唯物主义思想都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并且善于以孤立、静止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3、不彻底性。一方面表现为对整个世界认识的不彻底性:“半截子唯物主义”,就是说,他们在自然领域内是唯物主义,而一走进社会历社会历史领域便陷入了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