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施工中应用?

赋能高科 2025-04-01 11:58 虚拟现实 170 次浏览

一、bim技术在施工中应用?

1、在施工中,BIM可以更快有效地规划场地的使用,建设相对长期有效的临时水电、道路等工作;避免后期由于工程建设人员的大量增加导致库房及宿舍需要二次三次的搬迁等问题。

 2、系统设计方面,可以再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现阶段大多数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已在设计院完成,此方面的工作亦相对进行的少;

 3、BIM在数字化加工领域,未来必大有可为。工程建设项目有其本身固有的特点:管理体系大、工程(产品)唯一、参与方众多、系统复杂、人员流动频繁等。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BIM,可以快速有效的统计出各个产品的相似性,为产品的生产实现流水作业,提高效率。对比制造业,它的特点均与此不同。制造业加工生产大多已实现数字化,尤其特有的服务产品数据信息。传统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分包商、供应商提供的服务、产品多为书面化、简单化。在分包商、供应商提供服务产品的同时,也必须参与到BIM的建设中,它所提供的产品要能够直接用于BIM,完善BIM的数据信息建立。

 4、三维控制和规划方面,有针对性地对项目的各个空调机房、水泵房、变电室等机电专业综合交叉作业多的地方进行直观的沟通、演示、碰撞检查,以便做出合理优化的方案。

 5、3D协调及模型的完善,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的事项众多,以此为基础的协调大大优于二维的平面想像,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变更也可以及时反映在模型中,最后达到施工与文件资料的同步。

二、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摘 要: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设计图纸的工程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占有很大比例。BIM技术作为一种变革性的生产工具将对建设工程的成本核算产生深远影响。此文对BIM在工程设计概预算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阐述,对在设计及预算应用中的扩展进行论述,希望能把BIM应用于工程概预算中,实现BIM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的强大功能。

关键词:工程设计;BIM技术;工程概预算

1 引言

BIM (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设工程项目中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的模型,是一个共享目标项目信息资源的平台,能为该项目全寿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较可靠依据,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参与人可通过在BIM 系统中插入、提取、更新和共享信息数据来反映各自业务职责,实现协同作业。BIM 在工程造价管理上,即将工程造价中的数字信息通过手工操作与建筑信息模型中相应部位连接,又将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图形相结合。因此,对BIM技术在工程设计阶段的概预算阶段的应用作出研究是必须可少的。

2 BIM 技术与工程造价的联系

目前,我国概预算工程量的输出与引用存在三大问题,即:概预算人员工作强度普遍过大;工程量精度普遍不高;工程量计算重复冗余。如果我们对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

三、bim技术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交通道路建设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基础建设,为城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道路交通建设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BIM技术对道路交通建设起到了虚拟构建的作用,并且对施工建设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演示,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及时改进,避免因为设计不合理,造成反复施工的现象发生。

四、BIM的应用技术?

1、碰撞检查 BIM最直观的特点在于三维可视化,降低识图误差,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进行碰撞检查,直观解决空间关系冲突,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返工,而且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最后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方案,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与业主沟通的能力。

2、模拟施工有效协同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可以进行进度模拟施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同时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

3、三维渲染宣传展示三维渲染动画,可通过虚拟现实让客户有代入感,给人以真实感和直接的视觉冲击,配合投标演示及施工阶段调整实施方案。建好的BIM模型可以作为二次渲染开发的模型基础,大大提高了三维渲染效果的精度与效率,给业主更为直观的宣传介绍,提升中标几率。

4、数据共享因为建筑过程的数据对后面几十年的运营管理都是最有价值的数据。可以把模拟的模型及数据共享给运营、维护方。有了BIM这样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可以使业主、管理公司、施工单位、施工班组等众多单位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使沟通更为便捷、协作更为紧密、管理更为有效。

5、积累经验保存信息模拟过程可以获取施工中不易被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建筑行业中经验越老道的工程师越能给人一种安全感,而BIM的信息模拟过程也同样如此。我们可以在BIM软件中保存BIM技术的应用方式,纠正模拟施工中出现的错误,做到避免二次错误。

BIM应用不仅仅是一个BIM施工模拟的过程,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协调设计方、施工方、业主还有管理方之间的信息交流。BIM技术终究是一款软件,而软件的如何使用则取决于使用者,BIM技术也只有人们不断的使用,才能研究出最适合的一套,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完美的BIM。

五、bim应用技术?

1、碰撞检查 BIM最直观的特点在于三维可视化,降低识图误差,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进行碰撞检查,直观解决空间关系冲突,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返工,而且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最后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方案,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与业主沟通的能力。

2、模拟施工有效协同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可以进行进度模拟施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同时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

3、三维渲染宣传展示三维渲染动画,可通过虚拟现实让客户有代入感,给人以真实感和直接的视觉冲击,配合投标演示及施工阶段调整实施方案。建好的BIM模型可以作为二次渲染开发的模型基础,大大提高了三维渲染效果的精度与效率,给业主更为直观的宣传介绍,提升中标几率。

4、数据共享因为建筑过程的数据对后面几十年的运营管理都是最有价值的数据。可以把模拟的模型及数据共享给运营、维护方。有了BIM这样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可以使业主、管理公司、施工单位、施工班组等众多单位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使沟通更为便捷、协作更为紧密、管理更为有效。

5、积累经验保存信息模拟过程可以获取施工中不易被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建筑行业中经验越老道的工程师越能给人一种安全感,而BIM的信息模拟过程也同样如此。我们可以在BIM软件中保存BIM技术的应用方式,纠正模拟施工中出现的错误,做到避免二次错误。

BIM应用不仅仅是一个BIM施工模拟的过程,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协调设计方、施工方、业主还有管理方之间的信息交流。BIM技术终究是一款软件,而软件的如何使用则取决于使用者,BIM技术也只有人们不断的使用,才能研究出最适合的一套,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完美的BIM。

六、bim技术应用方案?

BIM技术应用方案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和应用场景的需求来制定,以下是几个常见的BIM技术应用方案:

1. 建筑设计方案:BIM技术可以在建筑设计阶段创建3D数字模型,进行虚拟设计和模拟分析,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可视化和评估设计方案,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2. 施工管理方案:BIM技术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工程进度和质量,帮助施工管理者通过虚拟模型进行冲突检测、资源调度和施工优化,提高协调性和效率。

3. 设备管理方案:BIM技术可以帮助设备管理者在整个设备生命周期内实时追踪设备的位置、状态和维护信息,提供高效的设备管理和维护服务,降低设备运营成本。

4. 基础设施规划方案:BIM技术可以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过程中创建虚拟模型,模拟不同规划方案对交通流、环境负荷等的影响,帮助规划者做出合理决策,提高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

5. 运营维护方案:BIM技术可以帮助运营维护管理者在建筑运营过程中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能耗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维效率。

通过制定和实施上述BIM技术应用方案,可以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促进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和协调,实现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的整体价值最大化。

七、bim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应用1:在平面策划中的应用

施工平面策划是房建工程项目施工的前提,较好的施工平面策划图能从源头减少质量安全隐患,利于工程项目后期的施工管理,一定程度地降低成本、提高项目效益。据统计,房建工程施工利润在现今行业竞争力大的环境下仅占建筑成本的不到10%,若能够对施工平面策划设计出一个最佳的方案,这将直接提高工程的利润率,降低成本,实现多方利益的最大化。

传统的施工平面策划。出于施工平面布置制作过程的随意性,平面布置方案大多是依照设计人员的主观经验和想法,缺乏科学性,且很难在设计时跳出自身思维局限性来发现其可能存在的缺陷。同时,工程建设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静态过程,它随时会随着现场情况变化或者突发状况而随之调整,因此如果依葫声画瓢地按照静态平面布置图进行建设的话,便会导致工程与实际状况相悖,导致工程不得不停滞甚至重新设计,浪费大量的建设材料和人工成本,加大工程的工作量,提高成本,使收益率降低。这样不合理的平面策划方案甚至会导致安全隐患,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传统的施工平面策划方法已经逐渐被市场淘汰。

BIM应用的施工平面策划。为了对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的管理,将房建工程按不同的性质和组成部分,分为了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以及装饰装修工程三个分类和组成部分进行分析。分别对这三个不同施工过程进行单独的施工平面布置设计,使工程的平面布置设计更加灵活,可变动性加强,以此达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动态掌控。不同施工阶段的主要施工特征,以及相应的平面布置要点如表2.2-1所示。

表1 各施工阶段主要施工施工特征及布置特点

施工阶段 主要施工特点 主要资源 场地布置要点

地基与基础 土方量大,地基承载力较低 土地 可供使用的土地相对较少

主体结构 施工工艺复杂性大,工序、工种多,需要的的材料机具种类多,施工工期较长 模板、钢筋、混凝土、机械设备需用量大 可利用土地相对较宽裕

装饰装修 工种工序多,但每个工种施工期相对较短,施工场地混乱,材料对方较多 需用材料种类多,可部分存于已完工结构内 场地布置较宽裕,外围材料堆放较少,主要堆放于主体结构内

釆用BIM技术进行房建工程平面策划时,分别对三个不同的施工过程进行分别的平面布置方案设计,由此来对施工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执行不同的平面布置方案,借助BIM来分析各个设计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

应用2: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现实生活中,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一直都是民众所关注的焦点,它关乎所有人的生命安全。虽然生产技术在不断提高,建筑材料及机具设备在不断创新和进步,房建施工的质量通病逐步得到了解决,但是新问题也逐渐产生。针对目前很多施工工程存在的问题,BIM技术能够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和生产效率。

传统技术在房建工程中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 施工方对效益过分的追求;二是质量管理方法发挥作用不充分;三是对环境因素的估计不足。

BIM技术在房建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BIM技术能够使用几种技术来提供支持,即施工模拟,信息统计,这样会让管理的各个过程所反映的内容可视,从而能够加强管理者对其的掌控力。BIM技术对于质量的管理,除了能够在其产品本身质量管理上体现,同时也能够对工艺流程中的技术性质量管理。

一是物料质量管理。在BIM技术的指导下,存在一个能够存储大量施工所需要的基本物料以及器械相关信息的模块,该模块能够通过网络传递,项目管理人员可通过多媒体网络在第一时间内找到所需要的物料或器件信息。同时,通过这个模块,项目管理者能够快速对比出施工现场所用到的材料或器械是否和模块中的标准信息一致,以便管理者能够在短时间内遏制不合格产品的出现,保证施工正常合格的进行。

二是技术质量管理。对于当下房屋建设工程项目来说,施工能力在单位中的表现体现在工艺流程是否标准化,而整个项目的产品质量的合格基础在于施工技术的质量,所以说,当面对当下各种材料、技术以及工艺等的创新来说,只有保证施工顺序的正确度,施工用料的合理性,才能够对其质量起到良性影响。另一方面,BIM的软件平台能够将施工的技术流程以电子的方式模拟出现,再通过专业的工作人员在工艺流程上建立规范标准,最后再计算,由此才能够确保整个技术在施工时能够完善。接下来,就能够通过工作人员按照流程来进行工作,这样也会保证在施工的时候不会出现信息上的传递失误,所以,可以由此来确保实际工作时和计划契合,不可预见的情况也会尽可能的不发生。

综上可以知道,我们能够通过一定的BIM技术让其与当下所拥有的工具结合,使得记录、分析、追踪在第一时间对现场工作掌握好,所以对于失误也可以相对控制住。

八、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应用于碰撞检查(Clash and Interference)

碰撞检测

利用BIM的三维技术进行碰撞检查,可以优化项目设计,减少在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错误损失并避免翻工,又可以加快施工进度,为业主降低建造成本。碰撞检查主要分为建筑和结构的冲突检查、建筑和结构与设备的冲突。将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二维图纸进行【BIM建模】,然后将结构模型和建筑模型进行三维空间的「错漏碰撞」,计算器能够智能的计算出「冲突」构件的位置及编号,得出文文件数据,从而避免建筑图纸和结构图纸的冲突。

2.应用于虚拟仿真

虚拟仿真

利用BIM对项目信息进行建模,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工程造价预算,也可以对施工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在另一方面,利用BIM构造的多维模型,可以使施工进度更加具有科学性,确保项目工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3.应用于构件拼装

构件拼装

利用BIM技术对构件进行虚拟拼装,施工单位可尽早地发现存在的危险,由此为整个项目节约时间和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在BIM深化设计基础上,首先完成构件平面的布局,接着利用参数化设计的思想,结合构件库中的资料,实现构件的自动化快速建模。然后利用BIM的自动校核功能对设计误差进行校核,并对设计完成的零部件进行预装配,以便检测其正确性和可建造性。

4.应用于场布设计

场布设计

前段时间设计院最常用的“噱头”就是“正向设计”,大学授课时我们老师管这个叫“三维协同设计”。CAD时代都要经历一个从三维(设计方案)转到二维(工程图纸)再转到三维(工程建设)这样一个流程,而“三维协同设计”讲究的是三维(设计方案)直接转到三维(工程建设)。

5.应用于施工的统筹协调

近年来,建筑呈现现代化发展,对建筑施工的统筹协调工作的要求也呈现出更为严苛的趋势。施工统筹包括怎样使用施工设备,才可以发挥出设备的最大作用,BIM技术拥有自动优选方案的能力,可以对上述问题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最大程度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九、bim技术在设计中应用及地位?

设计院是BIM应用相对最成熟的环节。 国内几个大院建筑专业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可实现100%达成,结构专业目前可实现90%左右,但结构计算和绘图还是无法连接。

施工企业是BIM应用最混乱的环节。 普遍的套路是拿着CAD的图纸,用Revit再次建立模型。

业主是BIM应用最迷糊的环节。 不太明白的业主认为BIM是个好东西,可省成本,是目前的主流。

BIM软件开发商 目前,Revit的母公司Autodesk长期霸占BIM软件的主导位置。

十、bim技术在施工的应用?

1.虚拟施工

基于 BIM 的虚拟施工,其施工本身不消耗施工资源,却可以根据可视化效果看到并了解施工的过程和结果,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返工成本和管理成本,降低风险,增强管理者对施工过程的控制能力,建模的过程就是虚拟施工的过程。

2.建筑构件建模

首先根据建筑图纸,将整个建筑工程分解为各类构件, 并通过三维构件模型,将它们的尺寸、体积、重量直接测量下来,以及采用的材料类型、型号记录下来,针对主要构件选择施工设备、机具,确定施工方法。通过建筑构件建模,可以帮助施工者事先研究如何在现场进行构件的施工和安装。

3.施工现场建模

施工现场虚拟五维全真模型可以直观、便利的协助管理者分析现场的限制,找出潜在的问题,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法。有利于提高效率、减少传统施工现场布置方法中存在漏洞的可能,及早发现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方案的问题,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率 和安全性。

4.施工机械建模

施工方法通常由工程产品和施工机械的使用决定,现场的整体规划、现场空间、机械生产能力、机械安拆的方法又决定施工机械的选型。

5.临时设施建模

临时设施是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它的布置将影响到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和生产效率,五维全真模型虚拟临时设施对施工单位很有用,可以实现进行临时设施的布置及运用,还可以帮助施工单位事先准确地估算所需要的资源,以及评估临时设施的安全性,是否便于施工,以及发现可能存在的设计错误。

6.施工方法可视化

施工方法的可视化使是所有项目参与者在施工前就能清楚的知道所有 施工内容以及自己的工作职责,能促进施工过程中的有效交流, 它是目前评估施工方法、发现问题、评估施工风险简单、经济、 安全的方法。

采用 BIM 进行虚拟施工,需事先确定以下信息:设计和现场施工环境的五维模型;根据构件选择施工机械及机械的运行方式;确定施工的方式和顺序;确定所需临时设施及安装位置。

7.施工方法验证过程

BIM 技术能模拟全真运行整个施工过程,项目管理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可以了解每一步施工活动。如果发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可以提出新的方法,并对新的方法进行模拟来验证其是否可行,在工程施工前绝大多数的施工风险和问题都能被识别,并有效地解决。

8.项目参与者之间有效的交流工具

施工过程的可视化,使BIM成为一个便于施工参与各方交流的沟通平台。通过这种可视化的模拟缩短了现场工作人员熟悉项目施工内容、方法的时间,减少了现场人员在工程施工初期犯错误的时间和成本,还可加快、加深对工程参与人员培训的速度及深度。

9.工作空间可视化

BIM 的可视化是动态的,施工空间随着工程的进展会不断的变化,它将影响到工人的工作效率和施工安全。通过可视化模拟工作人员的施工状况,可以形象地看到施工工作面、施工机械位置的情形,并评估施工进展中这些工作空间的可用性、安全性。

10.材料费用控制

应用 BIM 模型导出的数据可以直接应用到工程预算中,为造价控制、施工决算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以往施工决算的时候都是拿着图纸在计算,有了模型以后,数据是完全自动生成,做决算、预算的准确性提高了。

11.施工组织控制

借助 BIM 对施工组织的模拟,项目管理者能非常直观地理解间隔施工过程的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情况,并清晰地把握在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要点,也可以进一步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完善,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方案的安全性。

12.可视化图纸输出

可视化模型输出的施工图片,分发给施工人员可作为可视化的工作操作说明或技术交底,用于指导现场的施工,方便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拿图纸进行施工指导和现场管理。

13.基于BIM施工管理目标

通过基于BIM 技术的虚拟施工,施工单位可以达到以下目标:创建、分析和优化施工进度;针对具体项目分析将要使用的施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模拟可视化的施工过程,提早发现施工问题,消除施工隐患;形象化的交流工具,使项目参与者能更好地理解项目范围, 提供形象的工作操作说明或技术交底;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设计变更;全新的试错、纠错概念和方法。

1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由于采用BIM设计的图纸是数字化的,计算机可以在检索、判别、 数据整理等方面发挥优势。无论监理工程师还是承包商的项目管理人员,都不必拿着厚厚的图纸反复核对,只需要通过一些简单的功能就可以快速地、准确地得到建筑物构件的特征信息, 如钢筋的布置、设备预留孔洞的位置、构件尺寸等,在现场及时下达指令。

利用BIM模型和施工 方案进行虚拟环境数据集成,对建设项目的可建设性进行仿真实验,可在事前发现质量问题。

15.建设工程进度管理

BIM可以按月、周、天直观地显示工程进度计划。一方面便于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不同施工方案的比较,选择符合进度要求的施工方案;另一方面也便于工程管理人员发现工程计划进度 和实际进度的偏差,及时进行调整。

16.建设工程投资(成本)管理

在BIM平台上,设计图纸的元素不再是线条,而是带有属性的构件。也就不再需要预算人员告诉计算机它画出的是什么了,“三维算量”实现了自动化。其次,BIM使投资(成本)控制更易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