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弘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开启绿色出行新时代
公司简介
弘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拥有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产品与技术
公司主要生产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涵盖轿车、SUV、MPV等多个系列产品。弘安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多次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市场发展
弘安公司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秉承“绿色出行,创造美好未来”的理念,致力于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企业责任
弘安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致力于打造更加环保、高效的交通工具,为社会做出环保贡献。同时,公司也注重员工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未来展望
在未来,弘安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推出更多智能、环保、高品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助力构建绿色出行的美好未来。
感谢您的阅读,通过本文,希望能够让您更加了解弘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您的绿色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二、一汽弘安新能源汽车靠谱吗?
应该较靠谱。
一汽弘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是由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与淮海控股集团合资成立,是江苏省重点项目,被徐州市政府列为一号工程。项目地址位于徐州市高新区连城路5号(地铁3号线终点站附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项目总投资50亿元,总规划建设用地约1400亩,按照行业领先标准建设“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相关多元化发展的车辆制造企业。2022年将有五款新能源汽车批量生产,到“十四五”末可实现30万产量、销售收入200亿的经营规模。
三、西安新能源汽车补助怎么申请?西安新能源汽车?
申领人下载登录“云闪付App”—“西安市新能源汽车补贴”平台,按系统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以下资料:
1.购车人身份证;2.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3.机动车行驶证(正、副页);4.机动车登记证书(第1、2页);5.个人银行账户信息。
购车人填报资料后,将按照系统初审、第三方机构复审的程序,分批次对申领资料进行审核,对符合补贴条件的车辆通过官方网站公示结果(时间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按标准发放补贴至申领人银行账户。
四、如何在弘安新能源汽车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行业背景
随着社会对环保和节能的重视,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渐崭露头角。作为这一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弘安新能源汽车秉承着环保创新的理念,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品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公司概况
弘安新能源汽车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集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团队,以及完善的市场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产品远销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
招聘信息
弘安新能源汽车现面向全国范围招聘各类人才,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工程师、市场营销专员、生产管理人员等。无论您是有志于环保事业,还是希望在汽车行业找到发展空间,都可以在弘安新能源汽车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申请流程
想要在弘安新能源汽车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您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完成申请:
- 访问公司官方网站,在招聘栏目浏览最新的招聘信息,并在线提交个人简历。
- 定期关注各大招聘网站,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及时了解弘安新能源汽车的招聘动态。
- 参加各类招聘会、校园宣讲会等活动,与公司的招聘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了解更多岗位信息并进行现场投递简历。
面试准备
当您成功通过简历筛选,获得面试机会后,应做好充分的面试准备。首先要对公司的发展历程、产品特点、市场竞争优势等方面有足够了解,同时准备充足的个人简历和自我介绍,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热爱和认同。
职业发展
在弘安新能源汽车,您将有机会接触最尖端的汽车技术,参与行业内一流的项目,并得到专业的培训和晋升机会。公司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广阔的个人成长空间和多元化的职业晋升渠道。
感谢您阅读本文,我们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顺利找到在弘安新能源汽车的理想工作岗位。
五、长安新能源汽车为何不温不火?
2022年中,长安汽车终于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股价涨幅赶超比亚迪、吉利等一众老伙计。
而撑起市场期待的,正是长安手里牌面极好的新能源车。
定价20万左右的自主品牌SL03,产品力直接“卷死同行”:
不仅纯电续航515km的版本,比续航460km的小鹏P5还便宜;
甚至增加增程式版本,在价格、智能化、燃油经济性上碾压同级别车型增程或燃油车。
超高性价比优势,加之抢先占位新能源增长空间最大的10-20万市场,让外界直呼“爆款预订”。
而“超新星”还不止SL03一颗,高端车型阿维塔也是公认的“实力派”:整合了长安、宁德时代、华为的汽车制造及量产、电动化、智能化能力,机构乐观预计其稳态销量能达到5000台/月。
可就在市场翘首以盼一个“十倍股”机会时,长安“楼塌了”。
其股价从7月开始就波动下行,在新车阿维塔11和SL03发布、上市的8月,更是一路向下。
爆款车型发布,股价随即下跌,显然相关市场预期miss了。那么,长安汽车到底遭遇了什么?
一、深蓝、阿维塔高开低走,谁来背锅?
“我们第一款产品上市就上量。”这是今年4月,长安深蓝CEO邓承浩对媒体立下的flag。
在随后的6月的SL03预售发布会上,长安总裁王俊宣进一步表示:7月上市,8月实现大规模交付。
如此自信和坚决,源于长安做了充足准备:为避免重蹈去年车企缺芯潮的覆辙,深蓝提前一年多就开始锁定供应链物资,紧缺物资由CEO邓承浩亲自处理。
邓承浩还表示:“月产18000台的产能也已经准备好。”
供应链、产能万事俱备,加上开头提到的SL03的爆款潜质,长安对SL03寄予了厚望。邓承浩直接撂下狠话:“我的目标第一个月至少收到5万台(订单)。”
要知道,这样的预期,基本预定了爆款的位置,吊打同期理想L9、蔚来ET5等明星车型。
SL03上市后,确实遇到33分钟订单破万,第二天线上转定达到50%的市场追捧。虽然截至9月9日累计订单量只有4万,未能达到“首月5万订单”的预期,但已算不错的成绩。
可到交付环节,曾经立下的flag,还是倒了。
8月过后,SL03仅仅累计交付879台,与管理层此前承诺的“月产18000台”差距悬殊。
而针对这一问题,管理层的解释,则是川渝地区断电对产能的影响。
从数据看,影响确实存在。据长安公告,川渝生产基地实施限电停产,预计8月产销目标减量约10万。这意味着,减产数直接达到长安汽车7月总产能的50%。
这当然是不可抗力,但在客户眼里,长安也不“无辜”。
SL03的直接竞品比亚迪海豹,在上市前就斩获了11万预订单,但根据官方披露的月产1.5万台产能,这些订单需要半年才能消化完。这意味着此时下单需要较长的等车周期。
相比之下,高举“上市即交付”的SL03显然更能拿捏住急于提车的客户,对订单量提升大有裨益。
可一旦无法按期交付,就可能会遭到反噬。可以看到,原本被交付快吸引而来的客户,也以“交付时间延迟”为理由投诉了长安。
也就是说,是长安的所谓的“交付策略”害苦了自己,原本的噱头从垫脚石,变成了拦路虎,导致SL03的高开低走。
无独有偶,在合资品牌阿维塔(长安为大股东)身上,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由于受到华为、宁德时代、长安汽车三位“老神仙”的加持,阿维塔刚刚发布时便自带光环。
而“首个全系标配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车型”“率先在业内应用 750V 高压充电系统,最快可达充电10分钟增加续航200km”等性能亮点,更是让市场期待。
可就在8月8日阿维塔11正式上市后,市场风评急转直下,用户纷纷抱怨其与竞品的配置落差:
几乎一样的价格里,HUD已经成为ZEEKR 01的标配,但阿维塔11却连选配资格都没有;而作为问界M7标配的前后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功能,阿维塔却是“另外的价钱”。
并且,首任车主的权益和定金权益对比新势力,也被用户吐槽“寒酸”。
与此同时,消费者突然意识到,阿维塔的那些核心技术优势,并不是独一份儿的。
华为在向阿维塔提供HI智能解决方案时,也供给了极狐阿尔法S,但这款车1-7月的销量仅有4910台。
而宁德时代给予阿维塔的高压充电优势,已经被小鹏G9超越:充电5分钟,就可以续航200km。
如此一来,原本阿维塔标榜的核心技术优势,并没有那么香。
自然而然,消费者用脚投票,阿维塔的“订单捷报”遮遮掩掩。甚至开放预定3个月后,到了8月25号,才有消息称其预订单量为2万台。
而这与其同业相比,相形见绌。
毕竟问界M7和理想L9,在开发预定后72小时内的预订量分别超过了6万辆和3万辆,小鹏G9预售订单也在24小时后突破了2万台。
雪上加霜的是,来自竞对们的压力也在与日俱增。
就SL03来说,同样盯上同价位新能源市场的对手,已经走上牌桌。
同行们的觊觎,也并不是无缘无故的。
据IHS Markit调研数据,未来10年内15-25万元主流新能源产品市场渗透率将从3%增到40%;到2030年,15-25万元主流市场将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
也就是说,15-20万这一价格区间是当下新能源汽车空间最大的市场。
这意味着,SL03未来势必会面对更多如潮涌现的竞争对手。而本就产品力备受吐槽阿维塔,麻烦更多。
作为后来者,阿维塔想要进入新能源车型最拥挤的高端智能市场,不仅要杀入蔚来、小鹏的腹地,还需PK同价格带密集上市的新竞品,难度可想而知。
概括来说,长安无论是交付、定位、产品发布都出现诸多瑕疵。显然,这不是“天灾”可以解释的。
或许,这和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有关。
二、用户运营缺乏经验,引发持续性担忧
“自阿维塔上市以来,每天都会接到用户打来的退单电话,目前其手中的退单数与下单数的比例基本为1:5。”这是阿维塔的销售人员接受未来汽车日报报道时,透露的情况。
彼时,不满的消费者、面对退单和集中投诉的一线销售人员,急需阿维塔官方给出一个合理解决方案。“我们也在等官方调整用户权益,不然很难安抚消费者。”阿维塔的销售人员表示。
然而,阿维塔官方却磨蹭了4天,才给出一份没有解决方案、没有补偿措施的回应:考虑到乘用车平均4年左右的置换周期,我们制定了更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的权益,既要解决现时现地用车的实际需求,还能让置换收益最大化。
这显然,让习惯了“用户至上”服务的、新一代的消费者们,相当失望、非常不满。
尽管阿维塔后来也发布了一封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但此时,距阿维塔11发布已过了1个多月。
事实上,类似在用户运营上不够及时,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在长安身上,并非孤例。深蓝SL03的交付问题上,也出过类似情况。
在7月26日-27日,长安深蓝官方发布的文件中明确写道:SL03在8月1日启动订单确认,即可查询到预计交付时间。
可当SL03的车主们发出订购单后,却发现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车生产到哪一步,又何时能交到自己手上。
不透明的交付时间和规则,遭到用户纷纷吐槽,但这样的用户诉求,深蓝在将近一个月后,才终于解决落实。
但事实上,新车上市即面对用户质疑,在行业里算是家常便饭。
9月21日晚小鹏G9刚一发布,社交媒体就充斥对其配置多且杂、价格没有惊喜的抨击,并出现退订情况。但小鹏的应对,相比之下,就更加及时且高效:
9月22日,何小鹏回应媒体:“以客户为导向的公司,承认自己没有做好是必要的。”并表示,小鹏汽车将会在1-2天内,由他本人亲自去推动,重新做好配置组合;
9月23日下午,官方公布调整后的配置表,不仅“降价增配”,各款车型均相当于降价2万以上,调整后的配置组合也比原先更合理。
整套修改调整下来,距离G9正式发布用时不到48小时,效果也立竿见影。据汽车媒体车fans报道:“周末两天环比上周进店量有明显上涨,小鹏G9进店占比40%,新增加退订一进一出导致订单总量变化不大。”
为何面对同样的情况,新造车势力的表现,就相对优秀很多?
或许,这与长安骨子里的“国企基因”有关。
作为传统车企中的国字号,比起新势力扁平的组织结构,长安众多业务线组成的复杂架构,加之风险控制流程,企业的决策链条自然被拉长。
而较长的决策链条,对应的就是,面对市场变化和用户反馈时,长安显得有些“迟钝”。
事实上,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长安,已经开启了改革和调整。
比如,提出“小总部+事业群+共享平台+孵化创新”的新架构,2020年又发布新的股权激励方案,包括董事、高管、中干及核心骨干。
作为长安汽车旗下新能源品牌,长安深蓝也放弃4S店经销模式,转向直营模式。
具体来说,新的模式将传统4S点解构为订单中心,交付中心,维保中心,仓库中心等5个中心,这样的模式可以在实现增加与客户触点的同时,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并且,长安深蓝借助集团原有的经销商资源,直接进行直营改造,使其可以迅速扩大覆盖范围。
但这样的变革,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新模式推行难免遭遇阻力。
一方面,经销商并不愿配合——毕竟,这种模式下,经销商失去了门店管理权,而只剩下产品介绍和下订的权限;
另一方面,传统车企转型缺乏经验,对经销商管理太松则市场容易混乱,若管理过严则会打击其积极性——这使其在品牌早期适应新模式时,bug频出。
可以说,长安的电动化转型时,更像是靠绳子在操纵一辆奔跑的马车,无法实现迅速转弯;而在转型完成前,由于不适应、不熟悉所带来的摩擦和阵痛,也难以避免。
总而言之,对长安汽车来说,肩负着长安新能源品牌向上重任的阿维塔,热度逐渐下降;目标在提升盈利能力的SL03,卡在交付环节。
随着市场日渐拥挤,这两款产品的优势可能很快会被追平。
而与此同时,长安在用户运营方面的缺乏灵活性、及时性,却使其还无法起到为新车发布助力的作用。
这意味着,被资本市场给予厚望的两款产品,都没能给企业带来根本性改善。
尽管长安汽车稳固的燃油车车辆和产品结构上行,尚能支撑其整体的收入和盈利情况。
但资本市场更看重的是对未来的预期,关注点始终落在其新能源的转型成果上。
今年4月-6月,长安汽车股价曾经历过一波暴涨,从7块一直涨至20块多,涨幅达200%。
彼时,便正值长安汽车宣布长安自主品牌年内将8款新能源产品,包括阿维塔11、SL03、Lumin等,新产品周期开启。
而当转型成果不及预期,资本市场便开始用脚投票,长安汽车股价已经“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回落38%。
小结
最近几个月,长安汽车显然处于下坡阶段。
被赋予众望的阿维塔,上市即遭用户质疑;而拥有更多主动权的长安深蓝,也因为交付不及预期,高开低走。
叠加自身在用户运营的短板,反应也总比别人慢半拍,重振旗鼓的确定性变得模糊。新能源转型之路,长安还有很多坎要过。
资本市场从来不讲情面,当撑起股价上涨的对新车高预期难以兑现,股价回落也是必然之事。
本文来自:表外表里,作者:赫晋一,编辑:慕沐 曹宾玲
六、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目前我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都是混合动力汽车。 “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就是兴能源汽车的开发与生产,我国很重视新能源汽车,因为现阶段来说,我国汽车工业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差得很多,但是在新能源领域,由于各个国家都没有突破和普及,还都只是在研发阶段,所以说我们有从新能源汽车方面入手赶超欧美日汽车的机会。 现在普及在我国许多城市的CNG出租车就是属于新能源汽车,现在包括很多公交车也有了混合动力汽车,政策比较多。燃料电池汽车是各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目标,但是由于电池技术原因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以及造价昂贵的原因,现在基本上除了政府做面子工程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私人购买电动汽车。
七、长安新能源汽车产地?
重庆,北京,河北,合肥,南京,南昌,深圳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业务主要涉及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系统集成设计,电驱动系统零部件制造及纯蓄电池观光车生产、销售等业务。公司在“十五”、“十一五”期间一直承担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是国家“十千工程”重庆市混合动力汽车大规模示范运行实施单位,“重庆新能源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
八、长安新能能源汽车分类?
主要包括微型纯电动汽车奔奔EV、小型纯电动SUV车型CS15 EV、紧凑型纯电动三厢车逸动EV 460。在2020年,长安还将推出E-Star、E-Pro、E-Rock、E-Life等多款新车型。除此这些纯电动车型,长安旗下还有不少混合动力和插电混动车型,包括CS75 PHEV等等。
九、大安新能源有限公司?
大安新能源公司于2010年05月24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张国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风力发电、电能生产、销售;光伏发电、运行及其维护;风电设备生产、销售、维修、制造;新能源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等。
十、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工作如何,发展前途大吗?
考研已经是个越来越难的事情了,尤其是疫情之下,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都被轮番洗礼,工作机会锐减的挤压之下,预计将会有更多大学生选择考研。
最近各大新闻媒体都在报道预计2023年考研全国报名人数可能突破520万,那保不齐明年就是666,后年999,大后年1314了。今年如果感觉考研形势严峻,那明年只会更严峻。
就毕业生的选择而言,现在应届毕业生都喜欢考公了,侧面证明了一份旱涝保收的稳定工作是多么重要。工作稳定性排序:公务员>事业单位>央企>国企>私企。
广汽埃安前身叫做广汽新能源,曾经是在广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广汽集团全称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个国企,在广州属于大国企。广汽新能源是集团重点扶持的企业,孵化了好多年,2020年广州车展才宣布独立,并改名叫“广汽埃安”,2021年宣布混改,后续计划一两年内上市。
随着埃安混改落地,新的机制、新的考核方案将促其进一步发展。目前广汽埃安下一步是引进战略性的A轮融资,预计用30%的股权换500亿元融资,并将500亿全部投入到研发中,同时计划在2023年进行IPO。
IPO之后就可以上市公开发行股票了,就埃安现在发展的势头,直追蔚小理不是问题,背后的资源和立足珠三角的发展优势还是杠杠的。
在2022年3月17日已披露,即广汽埃安将非公开协议增资的方式,对广汽埃安679名员工及广汽研究院115名科技人员实施股权激励,相关激励人员合共出资17.82亿元。同时广汽集团公告称,广汽埃安已完成共计25.66亿元融资,将适时启动埃安的股份制改造和A轮融资,并在未来积极寻求分拆上市。
据了解股权激励还是覆盖了大部分员工,估摸着本科工作6年以上差不都就能摸到门槛。对于此时进入一家年轻的即将上市的公司,吸引力还是不错,毕竟,现在很多人都不是靠死工资过活,股权才是最大的增值激励。
当年宁德时代上市之前,梳理了内部关系,优化了组织结构,调整了利润水平。几年之后回过头看,飞涨的股价已经证明了一切。
当你选择登上一条飞速增长的列车,即使什么都不干,是只在车上吃吃喝喝,这列车也能带你飞速前进。
退一步说,即使入职了埃安之后觉得压力太大(基本是必然的,在高速增长的企业来说,加班是常态,996虽然不至于,但是偶尔的加班不可避免),也可以带着埃安的光环继续寻找下家,毕竟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地位排行来看,埃安还是在第一梯队,有很好的技术(石墨烯技术、弹夹电池、1000km纯电续航、超级充电),可以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很多学习的机会。
埃安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平台,对应届生来说是很大的舞台。
如果只看眼前7k的工资,建议把眼光放长远一些。首先,基础7k,还没算上绩效、五险、公积金、各种各样的补贴,在国企这些指标都很高,可能实际到手7k,税前差不多翻倍。工作三年下来,仅是公积金账户就有小十万余额,可以去看看买广州的房子了。
其次,未来上市后,企业薪资会进一步优化,为了吸引人才都会做“有吸引力的”薪酬。跟别说这几年新造车势力烧钱抢人大战开展的如火如荼,可能工作几年之后,就有大把猎头以两倍甚至更多的薪水来挖人。
最后,如果你想回广东发展,就要考虑下,珠三角有哪些值得你留的地方,有哪些是你喜欢的行业。广东基本上对应届生吸引力最大的城市就俩:深圳和广州。深圳的特点是“来了就是深圳人”,永远都在拥抱新人,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广州的特点就是“好吃”“安逸”,房价和深圳有些距离,但是也基本上能和收入靠近一些些。
综上,广汽埃安对应届生来说,平台足够大(国企背景、资源雄厚、区位有利),薪水尚算OK(有年终奖,五险一金等隐性福利不会差),未来发展可观(即将上市、正在快速发展期)。
不过最终的选择还要看个人,如果有其他更有竞争力的行业、薪资、平台,那也可以综合考虑,如果没有其他的选择,闭着眼选埃安基本不会错。可以保底,但也不能指望太多,温饱不成问题,后续发展也要看个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