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氢气瓶材料?

赋能高科 2025-02-19 00:38 新能源 93 次浏览

一、高压氢气瓶材料?

储氢瓶包含纯钢制金属瓶(I型)、钢制内胆纤维缠绕瓶(II型)、铝内胆纤维缠绕瓶(III型)及塑料内胆纤维缠绕瓶(IV型)四大类。其中,I型、II型储氢密度低、氢脆问题严重,难以满足车载质量储氢密度要求。

III型、IV型由内胆+碳纤/玻纤强化树脂层组成,降低了储氢瓶重量,提高了单位质量储氢密度。

二、氢气瓶颜色?

①氢气瓶体根据GB/T 7144-2016应为【淡绿色】

②20 MPa气瓶应有【淡黄色色环】,并用【红漆】涂有“氢气”字样和充装单位名称。应经常保持漆色和字样鲜明。

三、氢气瓶存放要求?

1、氢气瓶运输、贮存、使用过程中,避免剧烈振动和碰撞冲击。

2、气瓶必须戴安全帽,用专用小车推,严禁用肩膀扛或用手直接搬运。

3、气瓶用汽车运输、或在仓库贮存、使用时,应用栏杆或支架固定扎牢。

4、轻装轻卸,严禁从高处滑下,或在地面上滚动。严禁曝晒、热辐射、明火等受热。贮存、使用时,要距离明火、熔融金属飞溅及易燃物,不小于10米。

5、气瓶内气体不准全部用完,应留有余气1~3表压。并关紧阀门,防止漏气。

6、气瓶使用前,检查瓶阀、接管螺纹、减压器等是否完好。如发现漏气、滑扣、表针失灵,应及时修理。检查修开启氢气瓶的工具是否符合规定。规定开启氢气瓶必须用铍铜材料制成的工具。

7、与氢气瓶接通的管道和设备要有接地装置,以防产生静电造成燃烧或爆炸。

8、气瓶与电焊在同一工作地点时,瓶底应垫绝缘板,以防气瓶带电。

9、冬季瓶阀、减压器冻结时,可用热水或水蒸汽解冻,严禁用火烤或用铁器锤击瓶阀。不准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以防气体大量冲击。

10、氢气瓶不准与氧水瓶、乙炔瓶、液化石油气瓶同车运输,不准存放在一起。存放的间距不应小于10米。

四、标准氢气瓶容积?

40L。

 环境温度20度,充装压力15MPa,钢瓶40L。氢气质量=15000000*0.04/293/8.31*2=0.492Kg。 气瓶是指在正常环境下(-40~60℃)可重复充气使用,公称工作压力为1.0~30MPa(表压),公称容积为0.4~1 000 L的盛装永久性气体、液化气体或溶解气体的移动式压力容器。

五、氢气瓶是什么?

装有氢气,氢气瓶体根据GB/T 7144-2016应为淡绿色,20 MPa气瓶应有淡黄色色环,并用红漆涂有“氢气”字样和充装单位名称。应经常保持漆色和字样鲜明。

使用原则:1.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或排气孔。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三次,局部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少于七次。

六、氢气瓶的颜色?

氢气瓶的瓶身颜色是淡绿,标识是大红色字样。各种气体钢瓶标志: 气体类别 瓶身颜色 字 样 标字颜色 腰带颜色氮气 黑 氮 黄 棕氧气 天蓝 氧 黑 /氢气 深绿 氢 红 红压缩空气 黑 压缩空气 白 /氨 黄 氨 黑 /二氧化碳 黑 二氧化碳 黄 黄氦气 棕 氦 白 /氯气 草绿 氯 白 /石油气体 灰 石油气体 红 。

七、氮气瓶颜色和氢气瓶颜色?

氢气瓶的瓶身颜色是淡绿,标识是大红色字样。气体类别 瓶身颜色 字 样 标字颜色 腰带颜色 氮气 黑 氮 黄 棕 氧气 天蓝 氧 黑 / 氢气 深绿 氢 红 红 压缩空气 黑 压缩空气 白 / 氨 黄 氨 黑 / 二氧化碳 黑 二氧化碳 黄 黄 氦气 棕 氦 白 / 氯气 草绿 氯 白 / 石油气体 灰 石油气体 红 /

八、高压氢气接头连接形式?

氢气管应采用无缝钢管。当对氢气纯度有严格要求时,材质按现行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执行。

2)氢气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其他连接方法是潜在的渗漏源。但与设备、阀门的连接,可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用聚四氟乙烯薄膜作填料。

3)氢气管道安装时,内壁应除锈至本色。管道焊接时,碳钢管应采用氩弧焊打底,不锈钢管应采用氩弧焊。安装过程应防止焊渣、铁锈等留在管道中。

4)氢气管道的阀门宜采用球阀、截止阀。当工作压力大于0.1 MPa时,严禁采用闸阀。当电解氢中含有碱时,阀门的材料不能用铜合金,应符合《规范》规定。

5)氢气管道的法兰、垫片要求见《规范》规定。

6)氢气管道的穿过墙壁或楼板时,应敷设在套管内,套管内不应有焊缝。管道与套管间,应采用石棉或其他非燃材料填塞。

7)输送湿氢或需作水压试验的管道,为了防止管内积水,铺设时应有≥3‰的坡度,在管道的最低处应设排水装置。在寒冷地区,还应采取防冻措施。

8)为防止雷电感应、漏电流和静电积聚,金属管道和金属构架、电缆金属外壳等,及室外架空氢气管道、金属管架两端,均应接地。管道法兰盘、阀门等连接处,应采取金属线跨接。

9)室外架空敷设的氢气管,应防雷电波侵入建筑物的接地,室内外架空敷设的氢气管道,每隔20~25m,应设防雷电感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10) 有爆炸危险的环境内,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管道、设备等,室外氢气管通过建筑物进出口处,在不同爆炸危险环境的边界、管道分支处及管道每隔50~80m处,均应设防静电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11) 氢气放空管应引至室外,为了使氢气在放空时不倒灌入室内,放空管口应高于屋脊1m。为了阻止放空时雷击事故蔓延,管口处应设阻火器。管顶应有防雨雪侵入和杂物堵塞的措施。当压力大于0.1MPa时,阻火器后的管材,宜采用不锈钢。

12) 氢气管道严禁穿过生活间、办公室,并不得穿过使用氢气的房间,氢气进入车间处和用氢设备支管处,应设切断阀。有明火的用氢设备还应设阻火器。

13) 氢气管道与其他管道架空敷设时,氢气管应布置在最外侧,并上层。与其他架空管线、建筑、构筑物、铁路、道路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规范》规定。氢气管道直接埋地或采取明沟敷设,应符合《规范》规定。

14) 氢气管道安装完毕,试验时的介质和压力,泄漏量试验合格后,必须用氮气,以不小于20m/s的流速进行吹扫,直至无铁。

九、氢气瓶安全管理规定?

氢气瓶要有定期检验合格证,外观不能有凹凸不平的地方,储存氢气瓶的地方,方圆三十米内不能有易燃易爆品,不能有明火,太阳光不能真射!应该屋内储存

十、氢气瓶存放数量标准?

在生产实践中,如果因生产需要必须在现场(室内)使用氢气瓶,其数量不得超过5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或排气孔,并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3次,局部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少于7次;

氢气瓶与盛有易燃、易爆物质及氧化性气体的容器的间距不应小于8米;

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10米;

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和通风设备等吸风口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

与其他可燃性气体储存地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