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术论文标题?
学术论文的标题首先一定是十分凝练的,它概括了整篇文章所要讲述内容的中心,同样整篇论文也是围绕着它来展开的。
当然学术论文的标题还有一个独特的要点是它的学术性很强,一般需要一定的学术基础学术积累才能读懂。同时学术论文的标题要具有一定的格式以显得这篇学术论文工整有序。
二、学术论文结构?
01 Abstract 序
1 -- 2 段,字数尽量精简(个别学校对字数有特殊要求)
Abstract的目的就是让读者知道你的文章里写了什么
Abstract的开头要用1 -- 2句自己的语言总结和解释文章的目的,简单的来说就是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题目写一遍
Abstract的细节是概括你的文章里都写了什么,每个论点用不超过2句话总结。
Abstract的结尾就是写总结和延伸所有论点及整个标题。
02 Introduction 开头
字数为文章总数的10%, 例如:一篇文章要求2000字,那么introduction的字数一般为200字左右。
Introduction只用一段即可。
Introduction的前两句是解释文章目的,简单的来说就是用自己的话把文章题目写一遍。
接下来用2句话左右介绍一下文章的背景。
Introduction主要是写你将要在你的文章中写些什么,2 -- 3 句话概括你所有的论点,每个论点用几个词即可,例如:in this essay, firstly, I will discuss...; and then I will...; thirdly, I will ...
一般来说,文章的题目都很宽,可以写很多方面,但你要选择其中一点来写,这样文章才能讨论得深入;如果文章写得很笼统,最终成绩会不好。
Introduction最后不需要总结句
03 Body 文章主体部分
每一个论点用一段来写,换句话说,每个段落只能出现一个论点;多个论点的出现会导致文章被扣分。
body部分中不能出现I, he, she 等人称,举例除外。
每一段话都要有introduction, explanation, examples.
Introduction: 2句话左右写清楚这段的主要论点
Explanation: 解释清楚论点
Examples:举例支持论点(很重要!!)
4. Body一般有 3-6个论点;如果文章在1000 - 3000字,那么body一般有2-6段。
5.每段最好有联系,层层深入
04 Conclusion 结论
字数为文章总数的10%左右。
conclusion一般只用一段即可。
conclusion的第一句话是解释文章的题目,简单的来说就是将题目重新写一遍。
conclusion主要是总结文章的论点,每个论点用一句话。
conclusion中不能出现新论点
05 Recommendation
recommendation是写文章内容的缺陷。
一般一篇文章只写一个问题缺点,提出解决办法,如何消除这个弱点;格式与body段相同。
学期论文一般都不写recommendation。
三、学术论文大纲?
1.先拟标题;
2.写出总论点;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
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四、写关于设计思维和人工智能的学术论文,难度大吗?
[1]张伟涛.电信运营商工程建设数字化转型路径与效能[J].广东通信技术,2022,42(12):77-80.
[2]吴丹.基于人工智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J].上海商业,2022,(12):205-207.
[3]唐力.人工智能时代干部管理逻辑转变与策略应用[J].上海商业,2022,(12):214-216.
[4]谢忱,王佳见,陈知然.“数评”浙江省人工智能区域发展水平[J].信息化建设,2022,(12):56-58.
[5]文晓.西门子:致力工业原生人工智能[J].自动化博览,2022,39(12):16-17.
[6]胡戈杨,郑亦钦.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国内财经翻译研究:问题及对策——基于CiteSpace的CNKI文献计量分析[J].海外英语,2022,(23):17-19.
[7]张山,崔薇,吴瑛.人工智能在老年照护中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J].军事护理,2022,39(12):47-50.
[8]杨云红.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在智慧出版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2,(12):111-114.
[9]徐桢虎.媒体智能机器人IP的打造路径及应用探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2,(12):17-20.
[10]李玉碧,胡曙光.人工智能时代网络谣言的嬗变:基于自媒体造谣朱婷的案例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2,(12):25-28.
[11]吴晓英.多模态技术赋能智能化内容创作[J].中国传媒科技,2022,(12):73-76.
[12]赵丹文.浅谈元宇宙及其技术基础[J].中国传媒科技,2022,(12):124-126.
[13]王素芳,吴晨,陈志成.智能节目辅助主持机器人系统与推荐算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36(12):102-109.
[14]吴立成,吴启飞,钟宏鸣,李霞丽.“拱猪”游戏的深度蒙特卡洛博弈算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36(12):121-128.
[15]徐运武.基于人工智能的基站网络流量预测模型设计[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4):4-8+29.
[16]付荣荣,孟宗,张玉燕,刘永红.人文元素——“人工智能”公选课程教学催化剂[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2,44(06):58-60.
[17]周伟娟,钟伟,张礼学.提升人工智能装备软件测试效能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2,27(04):463-467.
[18]谭秦红,田应信.基于人工智能的通信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设计[J].长江信息通信,2022,35(12):189-191.
[19]朱荣生,陈琪.美国对华人工智能政策:权力博弈还是安全驱动[J].和平与发展,2022,(06):47-70+154-155.
[20]陆诗清,郭亚飞,刘瑜.关于人工智能在俄乌冲突中的作用研判[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2,(12):8-11.
[21]程滨,曹祖红.基于人工智能的物联网软件攻击自动防御仿真[J].计算机仿真,2022,39(12):454-458+512.
[22]齐勇军,汤海林,翟敏焕.基于深度学习的风机叶片复杂场景目标定位检测算法[J].江西科学,2022,40(06):1162-1165+1236.
[23]罗中杉,李健,刘丹丹.JetsonNano平台下的AI送餐系统设计[J].软件导刊,2022,21(12):128-132.
[24]孙悦,李智,高励,袁文瀚,杨帆.人工智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与应用[J].软件导刊,2022,21(12):262-265.
[25]寇军,张震堂,陈虹莉,田帅辉,赵泽洪.“人工智能+智学”模式推动人机协同教学场域分析与框架建构[J].陕西教育(高教),2022,(12):38-40.
[26]丁德胜,黄思华.基于5G的胃肠癌机器人手术及术后应激与快速康复管理平台的研究[J].江苏通信,2022,38(06):9-12.
[27]邱帅,杨波,许军,姜宁.基于AI的精密空调群控节能应用研究与实践[J].江苏通信,2022,38(06):108-113.
[28]杨敏.5G支撑网告警数据的故障定位方法[J].移动通信,2022,46(12):120-128.
[29]卢经纬,程相,王飞跃.求解微分方程的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方法:现状及展望[J].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2022,4(04):461-476.
[30]蔡莹皓,杨华,安璇,王文硕,杜沂东,张嘉韬,王志刚.神经符号学及其应用研究[J].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2022,4(04):560-570.
[31]杨晋生,陈洪鹏,关欣,李锵.一种多尺度轻量级脑胶质瘤图像分割网络[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0(12):132-141.
[32]程恭.基于生命进化的人工智能教育对人的未来指向[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44(12):37-41.
[33]李小龙,侯焱森,史雅莉,张鑫利,孙镇坤,肖春宝.基于Yolov5的人行道障碍物目标检测[J].山西电子技术,2022,(06):24-26.
[34]周起帆.人工智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的新载体[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40(06):61-64+71.
[35]余成武.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心理育人的优势与创新机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0(06):62-66.
[36]梁惠康,周玉祥.基于人工智能重建技术在低剂量头颈部CTA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24):20-23.
[37]左晨,刘畅,付丽媛.人工智能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2,19(12):11-14.
[38]林冲,王福南,谢安杰,郭屹.基于人工智能CT定量参数预测肺磨玻璃密度结节侵袭性的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23):62-65.
[39]杨建丽,牛海亚,于静,韩文倩,祁马莉亚,穆学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对肺腺癌亚型的预测价值[J].武警医学,2022,33(12):1038-1041+1046.
[40]陈鑫,许亮文.基于人工智能的抑郁症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构建[J].健康研究,2022,42(06):639-642.
[41]陈越,陈勇,严梓伊,范妍,潘韵涵,周丽芳,丁建平,戚乐.影像特征预测脑内早期血肿扩大的价值[J].中国研究型医院,2022,9(06):41-46.
[42]罗正,杨汉丰.三叉神经成像及深度学习应用研究进展[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24):1-4.
[43]潘云菲,胡梦杰,赵费敏,任菁菁.人工智能在肌少症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浙江医学,2022,44(23):2577-2582.
[44]董建林.雄安高铁站空调系统节能运行优化方法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22,51(12):112-115.
[45]张瑜,徐可,陈俊.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全程病历质控系统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4):46-48.
[46]孙丽丽.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4):62-63.
[47]安国庆,刘洋,张晓明,郝崇清,韩景元.基于专业融合的智能与科学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4):284-286.
[48]李白咏.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与AI结对还是被AI取代?[J].中国电信业,2022,(12):70-72.
[49]王凯.人工智能环境下新闻编辑能力及价值重构[J].中国报业,2022,(23):112-113.
[50]张阳.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校财务智能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4):8-11.
五、学术论文怎么写?
一、关于选题首先好好分析一下手里的论文数据,拟好几个论文题目(在导师帮助下,论文题目得到导师认可)。
进行论文选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论文题目不要过大,太大很难把握,尽量选择一点小方向去深度研究。
2、论文选题要有创新。没有新问题就谈不上研究,要从与众不同的结论中见出新意。
3、要知己知彼。在选题中要了解本专业本领域中已有的科研成果,因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避免重复和雷同。
二、根据论题,拟定论文提纲根据论文题目,去网上找二十篇论文题目相近的文献(硕士、博士论文、期刊),认证研读,先看目录框架,再看正文。
收集资料主要注意三种:
1、与论题直接相关的原始材料;
2、他人对该论题或相关论题的研究成果材料;
3、与论题有关的社会、文化语言、历史背景等方面的材料。不仅要收集,还要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资料进行推敲筛选,留下最能反映本质、最有说服力的材料同时提炼和形成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论点。形成的论点要鲜明、科学正确。
三、撰写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论文的正文一般包括三大部分:绪论、本论和结论。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讲清研究的动机、写作的理由、目的和意义、提出问题、概述内容、明确中心论点等。我们可以简要交代确定选题的过程和有关背景材料,目的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全文的旨要。本论是论文的主体,主要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是表达作者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要写好这一部分,首先要确定论点是明确新颖、深刻、严肃的。论点不管是否需要论证,都必须是可以论证的。其次,论点必须有材料的支撑,必须有可用来证明使其成立的材料,我们要确保论证材料的充实。
最后,结论是论文全文的总结,总体的结论,内容主要讲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有何创新,解决了什么理论和实际问题还存在哪些不足及质疑还可以对自己和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提出展望,以及对有关人士致谢等内容。
六、学术论文发表流程?
一、论文发表的程序
1.在有了自己的学术成果之后,可以通过研究的方向在知名的论文收录网站上面查找自己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只有确定了自己的核心内容是别人没有研究发表之后,才能够选择该领域的相关杂志;
2.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把自己研究的内容写成论文的形式,通过杂志制定的投稿渠道进行投稿,然后是耐心的等待就行了。
3.在经过了编辑的审阅之后,要是不感兴趣的话就会直接退稿,要是给出了修改意见就说明有机会,通常第一次审回要花2个月的时间,按照修改的意见进行逐条的修改,在编辑回复的时候对每一条内容进行回复,然后再等待;
4.在经过了二审之后,发表的时间就不远了,在对格式进行小的规范调整,然后等待发表就好了。
二、论文发表对自身影响
1.通常的学术性的论文通常是在现有的工作当中来不断的提高和改进的,目的就是让工作变得更加的高校,使其结构也会更加的合理。所以说在长时间写作的人,会有对事情进行探究的好习惯,这是很好的一个习惯;
2.为了使得论文有很高的可信度,就必须对论文的所有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这是对个人思维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是非常好的锻炼。
3.在有了相当数量的论文之后,就会引起别人的重视,在通过自己努力之后能够得到认可,无论是别人向你请教问题也好,还是对新技术进行探索也好,都是结交朋友,扩大人际影响的非常重要的渠道,这样一种人际的关系对自身发展帮助是很大的。
七、学术论文的范畴?
学术论文包括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这五部分。
学术论文是学术研究工作的成果之一,是对某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后,由作者进行撰写的一种学术性质的文章或文稿。一篇学术论文通常要求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深入的研究分析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证研究数据,以支撑作者对主题或问题的相关结论。通常,学术论文会在学术会议、学术期刊、学位论文等学术场合进行发表和交流,以获取同行学者的认可和评价,进一步推进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在撰写学术论文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和写作格式,并注重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引用和解析,在学术界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识别度。
八、什么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学术研究工作的成果之一,是对某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后,由作者进行撰写的一种学术性质的文章或文稿。
一篇学术论文通常要求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深入的研究分析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证研究数据,以支撑作者对主题或问题的相关结论。
通常,学术论文会在学术会议、学术期刊、学位论文等学术场合进行发表和交流,以获取同行学者的认可和评价,进一步推进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和写作格式,并注重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引用和解析,在学术界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识别度。
九、学术论文是什么?
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
十、什么叫做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指通过严谨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对某一学术问题或课题进行深入阐述、证明或探讨的一种书面文献形式。
学术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与学术界分享、传递、创新和积累知识,为学术界提供新的思想、方法或成果,并推动某一学术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学术论文需要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和格式,包括文献引用、文章结构、语言严谨等要求。在学术界,学术论文是评估学者、研究成果和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也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